TOP

整宫制vs象限分宫制:占星工位系统深度解析|入门与进阶全攻略

编辑: vega

哈喽,这期我们终于要来聊“工位制”这个很多人敲碗已久的话题啦!

一、常见疑问:整宫制 VS 象限分宫制

很多小伙伴都问过关于整宫制和象限分宫制的区别,大家常常有这些疑问:古占星用整宫制?现代占星用象限分宫制?整宫制没有工头度数,是不是就不够精确了?是不是因为古代天文技术落后,只能用整星座来论宫?于是很多人就会有种印象:整宫制“比较落后”,所以失去了预测的精确度。但真的是这样吗?

二、整宫制的定义与逻辑

整宫制的划分,是以上升点所落的星座为第一宫,然后其余11个星座顺序排列,每一个完整星座占据一个宫位。无论你的上升点是这个星座的0度50分,还是29度30分,只要还在这个星座里,第一宫就是整个这个星座。整宫制的英文是 Whole Sign House,而不是 Whole House。很多人会混淆,其实叫它“整个星座宫位制”可能更容易理解。

三、整宫制与象限分宫制的结构差异

你一旦从象限分宫制转到整宫制,会立刻注意到几个明显的区别:

1. 第一宫范围不同

整宫制的第一宫始终是一个完整星座,从0°到30°都包括在内。ASC(上升点)虽然会在这个宫内不同位置浮动,但不会落到其他宫。

2. 中天/下中天不一定落在第十/第四宫

这是最让人不习惯的地方:整宫制中,中天不一定在第十宫,可能在第九宫或第十一宫。下中天也可能在第三宫或第五宫。

但象限分宫制里,中天永远是第十宫起点、下中天是第四宫起点。这是因为象限制是以四轴(ASC、MC、DSC、IC)先定位,然后再切割工位的。

四、象限分宫制的特色与“解夺”现象

象限分宫制每个宫的大小不一定是30°,有大有小:宫头有度数,星座也可能跨两个宫。有的星座会“分不到工位”,这就叫做解夺(interception)。例如某张星盘,第二宫和第三宫的宫头都是双子座,双子占了两个宫,那么对宫射手座也会占两个宫(第八、第九)。这样白羊和天秤就被“解夺”了,它们挤在第十二宫和第六宫中,没自己的宫头。这种解夺情况,在高纬度出生、冬夏季节出生的人中尤为常见。而整宫制完全不会出现解夺,因为每个星座就是一个宫,划分得非常规则、对等且均匀。

五、整宫制的十二宫排列更有逻辑

整宫制下,第一、第四、第七、第十宫的星座,一定符合十二星座的先天秩序:比如第一宫是金牛座,那么第四宫就是狮子座,第七宫是天蝎座,第十宫是水瓶座——这四个都是固定宫。但象限分宫制中,因为是按轴线切割,宫位星座组合就不一定守“固定宫”这种排列规律了。

整宫制 vs 象限分宫制

六、象限制的“逻辑核心”:按地球视角计算

象限制不仅考虑了地球位置,还分出很多不同分宫体系,比如:

Placidus(普拉西德)

Porphyry(波菲利)

Regiomontanus

Koch(寇赫)

Alcabitius 等

这些都是基于相同的划分逻辑:站在地球上观察太阳经过的四轴(ASC、DSC、MC、IC),再细致划分其余工位。不同体系考虑的变量不同,有的看时间、有的看空间、有的还考虑赤道与黄道之间的夹角(23.5°)带来的能量感知差异。

七、小白入门:通常默认Placidus或Koch

你如果是新手,在很多星盘软件上看到的星盘,大概率用的是:

Placidus(Placidus最主流)

Koch(也很常见)

这两种象限制默认存在于很多星盘软件,但用的人并不一定知道它背后的划分逻辑,只是因为“别人都用”。

八、特别说明:等宫制 ≠ 整宫制!

Equal House(等宫制) 很像整宫制,但其实本质不同:等宫制是以上升“度数”为起点,之后每30度划分一次宫头。你会看到所有宫头都带有“度数”。虽然看起来每宫一样大,且第一、四、七、十宫也是同模式星座,但中天可能也不在第十宫。

关键差异:整宫制是按“星座”切宫,每个星座完整占一宫;等宫制是按“度数”切宫,依旧属于象限分宫制家族。

九、哲学思考:整宫制 vs 象限分宫制,本质不同

整宫制 更偏向于一种“源头视角”——从灵魂设定的剧本出发,代表的是更高维、更理想化的蓝图。象限分宫制 更强调“现实世界的能量差异”——考虑到地理、时间、季节等变量,更“接地气”

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个性化看盘
星盘,星座运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