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丧葬择日禁忌,那些不宜出殡的日子到底有哪些?

编辑: 小Q

传统丧葬文化中,出殡日子的选择至关重要,人们认为这不仅关系到逝者能否安息,更与家族的运势和子孙后代的福祉紧密相连。诸多日子被视为不吉,不宜出殡。

重丧日,双倍悲痛的忌讳

重丧意味着一个人去世后,短则百日内,长则一年左右,家中或亲戚中又有人相继离世。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沉重打击,所以在择日时,首要考虑的便是避开重丧日。犯重丧的情况有两种:一是死者去世之日犯重丧;二是送葬(举办葬礼)之日犯重丧。死亡时间往往难以掌控,但安葬日期却可选择。

与太岁相冲的日子,惊扰太岁引灾祸

值年太岁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,民间素有“太岁头上动土”不吉的说法,认为太岁宜静不宜动。丧葬之事本就哀伤沉重,若所选日子与太岁相冲,恐触动太岁,招来灾祸。

2025乙巳年中与地支巳有相冲可能的是地支亥,其中这一年出殡就要避免选择与巳相冲的亥日等。

不宜出殡的日子

破月令的日子,当月月令失衡的隐患

八字命理中,月令至关重要,被视为提纲。在丧葬择日时,月令同样不可忽视。所选日子不能与月令相冲、相害、相刑。

比如春季木旺,其中的寅月、卯月为月令,若此时选择申日、酉日(金克木)出殡,便犯了冲月令;选择巳日、亥日(巳亥冲)出殡,则犯了刑冲,被认为会破坏气场平衡,对逝者和生者皆不利。

月忌日

每月的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日被称为月忌日。传说这三天诸事不宜,尤其是涉及丧葬这样的大事,若在月忌日出殡,会给家族带来厄运。

四离日与四绝日

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的前一天为四离日。这四天被看作季节交替的过渡阶段,气场不稳定,被视为不吉之日,不宜出殡。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的前一天称作四绝日。同样,在这四天,阴阳转换剧烈,被认为不适合举行丧葬活动。

暗九日

每月的十八、二十七日为暗九日。古人认为“九”为极数,阳气过盛,而这两日阴气相对不足,阴阳失衡,不适合出殡等丧葬事宜。

杨公忌日

杨公忌日共有十三个,即正月十三、二月十一、三月初九、四月初七、五月初五、六月初三、七月初一及二十九、八月二十七、九月二十五、十月二十三、十一月二十一、十二月十九。相传这是由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所定,民间有“安葬若还逢此日,后代儿孙必乞食”的说法,被视为大凶之日。

建除凶日

日历中的十二建除日里,建日和满日一般被认为不宜出殡。建日象征着开始,若在此日落葬,恐子孙中出现愚笨或沉迷酒色之人;满日代表丰益盈溢,适宜建货仓等,但忌讳动土和安葬。

当然还有一些地区存在一些特色的出殡禁忌。比如台湾以及南方部分地区忌七月出殡,因民间传说七月为鬼月,七月十五日为鬼节,为避鬼煞,故忌此月殡葬。东北地区的朝鲜族、赫哲族、满族忌双日出殡;云南景颇族忌在非龙、蛇、鼠日的属相日出殡,他们认为选择出丧日期以十二属相中会进洞的动物之属相最为吉利。

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个性化看盘
星盘,星座运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