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初,古典占星体系不使用三王星是因为当时人们尚未发现它们。随着后来三王星被发现并融入现代占星体系,双鱼座、天蝎座和水瓶座的守护星发生了改变,从原来的木星、火星和土星变成了海王星、冥王星和天王星。
古典占星有着自己的星座守护系统。太阳和月亮分别守护狮子座和巨蟹座,对应着北半球白昼最长和最热的时节。之后,其他星体按照相对速度和与太阳的距离,各自掌管不同的星座。比如水星离太阳最近,守护双子座和处女座;金星次之,守护天秤座和金牛座。火星、土星、木星也依次守护一阴一阳两个星座。
这种星座守护星的分配原则,其实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平衡之道。《易经・系辞上》和《道德经》都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,即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“万物负阴而抱阳”。在古典占星里,星体守护星座的安排也是如此,每个星体基本都同时守护一个阳性星座和一个阴性星座。
如果把三王星纳入星座守护星体系,就会打破这种阴阳平衡。例如,若冥王星守护天蝎座,火星就只能守护阳性的白羊座;若天王星守护水瓶座,土星只能守护阴性的摩羯座;若海王星守护双鱼座,木星也只能守护阳性的射手座。这样一来,就违背了阴阳平衡的原则。
所以,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来看,古典占星不使用三王星作为星座的守护星是有其合理性的,这也是古典占星体系保持其独特性和传统性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