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寒食节为何要禁火?可以前往墓地烧纸吗?

编辑: 小Q

华夏传统节日中,至寒食,人们皆遵循禁火之规,这一传统背后,究竟有着怎样深刻的缘由呢?而此日子正好为清明前几日。能否打破禁火之例,进行烧纸等用火行为?

寒食节

禁火由头

其实寒食节禁火的说法最为大众熟知的说法,便是与介子推相关。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,也不愿出仕。人们以禁火的方式,缅怀这位忠义之士。但其实翻阅古籍,更早的周代,便有禁火的制度。《周礼・司烜氏》记载,司烜氏负责在仲春时节,手持木铎,在城中宣布火禁。

古代星宿记载春季大火星出现之时,被认为极易引发人间火灾。为求平安,避免灾祸降临,便有了禁火之举。而后官方推行的火禁制度,逐渐融入民间习俗,成为寒食节禁火传统的重要源头。

自然时节木极盛,火易发

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二日,正值万物复苏的春季。古人秉持着 “天人合一” 的理念,认为春季五行属木,木生火,阳气渐盛。此时禁火,意在顺应季节变化,防止阳气过盛引发火灾等灾害。

祭扫烧纸,现代的处理方式

传统的寒食节,既然严格禁火,那么扫墓烧纸显然是不被允许的。烧纸祭祀属于用火行为,与禁火的核心规定相悖。在寒食节当天,人们恪守习俗,不举火做饭,自然也不会在祭扫时进行烧纸活动。

然而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产生了碰撞。有时候因为个人时间安排以及生活特殊情况,可以选择在寒食节或临近日子选择进行扫墓烧纸。当然在进行之后,需要注意火源的熄灭,避免造成火灾等情况,多耐心等待一下不是大问题。

当然现在提倡绿色、文明的祭扫方式,可以在墓前清扫杂物,以整洁的环境告慰先人;献上一束鲜花,默默诉说生活点滴,让先人知晓后人的近况。这样既尊重了传统习俗,又顺应了时代发展。

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个性化看盘
星盘,星座运势